首页 > 学习资料 > 中小学辅导

七年级语文复习大纲

时间:2024-11-18 16:44:36
七年级语文复习大纲

七年级语文复习大纲

复习提要

1、 语言积累和运用。

2、 现代文阅读。

3、 文言文、古诗词阅读。

4、 作文复习。

5、 专题训练及总测试。

重点

1、 注意辨别字形、正字音、释词义,理解语句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

2、 整体感知课文,理解文章内容和.写作特色,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3、 学习文言文,生在朗读、背诵。掌握积累一些文言词语,理解文章大意,学会翻译文言文。

4、 学会审题,并结合学习生活实际,选取典型的材料进行作文,学会运用学过的词语及.写作技巧。

难点:

1、 关键词语的揣摩。

2、 理解一些重要语句的深刻含义。

3、 理解诗歌的意境。

4、 作文的选材立意。

课时划分:

1、 积累与运用(4课时)。A、拼音汉字、改正错别字。B、古诗、名句的默写。C、仿写句子、广告标语、综合性学习。D、对对子、名著导读。

2、 现代文阅读(4课时)。A、课内阅读(2课时)。B、课外阅读(2课时)

3、 文言文阅读(2课时)。

4、 作文(2课时)。

附:专题练习分工:

积累与运用:张桂芬、钟国珍,现代文阅读(课内:王安华、黄卓苗,课外:郑小坚、范远填),

文言文阅读:方焕章,作文:王文捷

复习.教案

第一课时

复习内容

1、 复习本册学过的生字生词,掌握音、形、义。

2、 熟练运用学过的生字词。

复习过程

一、复习本册学过的生字生词,掌握音、形、义。

1、教师指导学生掌握关键词语,让学生读、抄一遍,掌握正确的读音和拼写规则,特别注意平常容易读错的字音和多音多义字的读音。

如:

A、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痴( )想 隐秘( )诱惑( )xuān( )腾 一shùn( )间 yùn( )含

B、请你找出并改正词语中的错别字.

惊荒失措_____改为_____昂首铤立_____改为_____

二、进行逐单元进行听写训练。(一般分开在课前进行)

三、完成试卷练习。(课后巩固为主)

复习本册学过的生字生词,掌握音、形、义。

学过的生字词要抄写几遍,掌握正确的读音和拼写规则,特别注意平常容易读错的字音和多音多义字的读音。

1、注意汉字的字型特点,特别注意形似字的写法,学会改正常见错别字。

⑴要辨识同音字,不写别字。如“克”“刻”

⑵要辨别形声字,不写错别字。如“躁”“澡”“燥”

⑶要辨别形似字,不加减笔画。如“拆”“析”“折”

⑷要辨别字义辨字形。如“必须”“必需”。

2、要掌握生字词的词义。学会解释词语。

⑴用定义法,就是用下定义的方法解释词语。如:琥珀,就是古代松树脂的化石;

⑵描述法,就是把词的含义作一番描写、叙述。如:流逝,就是像流水一般迅速消失;

⑶字义分析法,就是从分析字义着手,把各个字义总括起来,说明某个词的意义。如:哀鸣,悲哀地呼叫;

⑷同义互注法,就是当我们解释某个词语时,运用与它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来注释。如:寥落,稀少或冷落。

熟练运用学过的生字词

要在理解生字词词义的基础上,掌握它们的用法。要懂得词语搭配的习惯用法,要通过大量阅读,形成语感。要学会品味词语。

⑴用替换法,即假设用另外的词语替换课文中的词语,通过替换前后比较,品味用词的精细。如“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紫藤萝瀑布》)如果换成“映衬”好不好?显然,用“挑逗”既富有动感,又富有情趣。

⑵用删除法,即假设删除句子中某些关键词语,通过删除前后的比较,品味用词的精当。如“可是,这能全怪我吗?”(《羚羊木雕》)如果删去“全”字,句子的意思就变成“我”对这件事的没有丝毫的责任。

⑶用对照法,即通过对不同语言环境中使用的同一词语比较,品味用词的精工。如“站在这双线道的马路边,这无疑是一种堕落”(《行道树》)堕落在一般语境中的作法是指“思想、行为往坏里变”。而此处的“堕落”则是指行道树的生活环境和自身形象往坏里变,更表现了行道树的无私奉献精神。

⑷用归纳法,即通过对一系列动词使用情况的归纳,从某些角度去发现规律性的知识,品味用词的精妙。如褒义词,一般都用在好的方面,用于对人、事、物的赞美;如贬义词,一般都用在坏的方面,用于对人、事、物的批评。

积累一些成语、俗语、名人名言。

在平时积累的基础上,熟悉一下即可。

朗读背诵课后练习要求背诵的篇段。

朗读要做到语音正确,节奏分明,重音突出,感情充沛。

划分句子的节奏停顿是目前常考的内容,划分时要注意几点:1、画在主谓之间。如“远远的街灯/明了”;2、画在动宾之间。如“好象闪着/无数的明星”3、画在修饰语与中心语之间。如“你看,那浅浅的/天河”

要求背诵的篇段,一定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要做到“三抓”:抓头字、抓头句、抓脉络。要进行默写训练,写错的字多写几遍,加强记忆。练习:

下列各组加点字的注音都有一个错,请改正。

1、葱茏(lon)幽雅(yōu)窸窣作响(sū)(lonɡ)

2、崩塌(tā)静谧(mi)苦心孤诣(zhǐ)(yi)

3、憔悴(qiao)澄澈(denɡ)莽莽榛榛(zhēn)(chenɡ)

4、炫耀(xuan)篡夺(cuan)骇人听闻(hai)(xuan)

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错别字,并改正在括号中。

两个骗子拿着剪刀在空中一阵比划,似乎正在以全付精力织布,栽出一件新衣,所有的官员都对这件衣服称赞一翻,希望皇帝能穿着这件衣服参加游XING大典。

(副裁番)

下列加点的词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D)

A、班长工作能力强,学习又好,是一个德高望重的好班委。

B、全校同学聚精会神、目不暇接地聆听着科学家精彩的学术报告。

C、在我国的民间传说中,女娲是一个无所不为的女神。

D、这种身材大小悬殊的肉搏,其结果是毫无疑问的。

辨别下列词语哪些属敬词,哪些属谦词?

⑴敝人⑵卑职⑶陛下⑷令尊⑸尊君⑹寒舍⑺令堂⑻寡人

⑼足下⑽令郎⑾家君⑿老朽

敬词有:陛下 令尊 尊君 令堂 令郎 足下

谦词有:敝人 卑职 寒舍 寡人 老朽 家君

……此处隐藏1660个字……_________;海燕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太阳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该题是问答式的仿写,在回答上运用拟人的修辞,要求天下们针对性进行回答,有一定的开放度,但是在解题时,要注意结合回答对象的特点。如:我纯洁的心灵多明亮;我奋斗的人生极美好;我燃烧的青春极辉煌。

(3)、是对同学们思想认识水平的检测,包括道德素质,审美意识、审美情趣,乃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

例如:人生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索取。如果你是一棵大树,就撒下一片阴凉;如果你是一泓清泉,就滋润一方土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这道题既是续写又是仿写,要求同学们对句子进行仔细分析品味,揣摩出句中所阐明的意义。除了要把握仿句的句式(如果……就……)及修辞(比喻、排比)外,尤其要注意句中所蕴含的思想内容(奉献精神)。这就要借助自己的感悟,写出富有生活哲理、启迪人们树立正确人生观的句子。

二、仿写练习训练。

如:

仿照例句,另写一个句子。

例句:没有泥石的聚积,就没有高山的巍峨。

没有 _____________的聚积,就没有。

2.仿写下面划线的句子。

芳草萋萋,杨柳依依,春景给人的是勃发的踊跃之情。

秋高气爽,万山红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依照句子,从“成功/失败、得意/失意、顺境/逆境”三组词语中任选一组(也可自拟一组)仿写句子。要求:1句式基本相同;2修辞手法基本相同;3语意通顺。(2分)

例:朋友是什么,朋友是快乐日子里的一把吉它,尽情地为你弹奏生活的愉悦;

朋友是忧伤日子里的一股春风,轻轻地为你拂去心中的愁云。

仿:朋友是什么,朋友是。

朋友是。

4.仿照例句,运用比喻,另写一组句子。(可选择新的本体和喻体,句意须前后关联,字数不一定与原句相同。)(4分)

例:一棵树,

是一艘大地的船。

大地的船,

为春风升起绿帆。

第九、十课时

复习内容

1、 文言文实词、虚词积累。

2、 文言文翻译。

3、 文言文主要内容和写作特色。

4、 古诗文的朗读和背诵。

5、 重要的作家作品常识。

复习过程

一、文言文实词、虚词积累

文言文实词的意思,有的可用加字的方法解释,有的可用换字的办法解释,这些词的词义古今变化不大,容易掌握。但有一些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完全不同,值得我们特别注意,万万不可望文生义,以致造成错误。这些词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古今异义。

有一些词,随着时间的推移,现代意义和古代意义已毫无关系,古今意义完全不同;也有一些词,古义和今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应该加以注意。

如“余”的古义是第一人称代词,今义则变成“剩余”;“去”的古义是“离开”,今义是“到……去”。

(二)一词多义。

有一些词,有它本来的意义,另外一些还有引申义,这造成词的多义现象。

如“时”本义是“时间”,后来从本义发展引申“时机”;相时而动。又引申为“按时”、“及时”:“学而时习之”。又引申为“时常”:“故时有物外之趣”。

(三)词性活用。

有一些词,通常用为一种词性,但有时活用为另一种词性。

如“智子疑邻”的“智”原来是形容词,“聪明”的意思。但这里活用为动词的意动用法,解释为“认为……聪明”。

(四)汉字的通假。

所谓古音通假,就是古代汉语书面语言里同音或音近的字的通用和假借。

如“项为之强”“强”通“僵”,僵硬的意思。假借字的产生,大约有两种原因:第一种原因是本来有一个正字,但是写书或抄书的人由于一时笔误,写成了别一个字,后来相沿下来,得到社会承认,或者由于地方习惯,写成了另一个字。第二种原因是本来没有正字,从一开始就借用某一个字。课文中的通假字,一般都在注释中说明“#”通“#”。

虚词的用法比较灵活。

如:“之”、“以”、“而”

之:助词“的”“故时有物外之趣”

代词“客观存在”、“它们”、“他”、“他们”“昂首观之”

助词,用于主谓之间,不译“心之所向”

以:介词“把”“以土砾凸者为丘“

介词“用”“徐喷以烟”

介词“因”“此独以跛之故”

而:表顺接“地”“着”“并”或不译“温故而知新”

表转接“却”“但是”“人不知而不愠”

二、文言文翻译

为了理解文言文的大意,要先把文言文翻译为现代文。把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文必须忠实原文,字字落实。根据文言文与现代文的不同的特点,翻译时可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1、加。文言文以单音节为主,而现代文则以双音节为主。有些文言实词的基本意义保留至今,只需在原词上加一个字,变成现代的双音节词。

如:余忆童稚时的“忆”即“回忆”“回想”。

2、留。即文言文中沿用至今,古今意义相同的词语,以及人名、物名、地点、官名、书名、年号等专有名词可按原文予以保留。

如:奂山山市“奂山”是地名,“山市”是物名,均按原文不变。

3、换。即指文言文中有的词的意义,现在已改用其他词来表达,或者有的词虽然有的词还用,但已改变了意义,都要换成相应的现代汉语词语。

如:“始悟为山市”译为“才明白是山市”。

4、省。即指文言文中的一些虚词,无法用相应的现代汉语来翻译,如果省略后不影响原义的可省去。

如: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中的“之”位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可不译省去。

5、调。即指文言文中某些特殊的句式,翻译时要根据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调整语序。

如: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于空中”介宾短语后置,应调到动词之前,译为“我心里把它们比作群鹤在空中飞舞”。

6、补。文言文通常有省略主语、介词的宾语和量词等,所以翻译时,必须补出。

如:“可以为师矣”译为“可以把(他)当作老师了。”

三、古诗文的朗读和背诵。

四、重要作家作品常识。如《论语》。

五、文言文主要内容和写作特色。

1、老师指导学生复习本课各单元出现的文言文。

A、重点掌握的字词。

B、翻译全文,并重点理解一些句子。

2、配合练习加以巩固。

3、课后练习试卷。

《七年级语文复习大纲.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