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中小学辅导

翠鸟语文说课稿

时间:2024-11-18 16:43:56
翠鸟语文说课稿

翠鸟语文说课稿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说课稿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翠鸟语文说课稿,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翠鸟语文说课稿1

一、说教材

1、说教材内容

《翠鸟》一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二组课文中的第一课。是一篇写动物的文章,全文共有5个自然段,课文介绍了一种生活在水边的小鸟——翠鸟。文中形象生动地描述了翠鸟羽毛鲜艳的外形和它捉鱼时灵敏、神速的动作,十分惹人喜爱,从而使作者想捉一只翠鸟来饲养。在老渔翁的开导下,孩子们打消了念头,应把翠鸟看作朋友。这篇课文在展示翠鸟的外形和活动特点的同时,呼吁人类要与动物和谐相处。

2、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活动、可爱、求知欲强,他们喜欢读书,热爱生活,他们现多居住在农村,对于小动物他们并不陌生,特别是鸟。在平时中,他们时常会看到大雁、白鹭和一些叫不上名字的小鸟。他们非常喜欢小鸟,偶尔也会学鸟叫,而对于翠鸟却很少见。我相信,通过本课的学习,他们会喜欢上漂亮的翠鸟。

3、说教学目标

根据大纲的要求和课文特点,在第一课时教学字词和进行整体感知课文后,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把本篇课文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确定为三部分:

①知识目标:a、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b、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②能力目标:体会作者是如何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描写以及关键词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③情感目标:感受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保护动物,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意识。

4、说教学重、难点

根据文章的特点,我把本课的教学重点定为:指导学生读懂课文,了解翠鸟的外形特点和活动特点,通过学习课文感受作者的语言美。

难点定为:通过具体的语句感受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保护动物,与动物和谐相外的意识。

二、说教法、学法

1、说教法

“教无定法”,任何学科的教学方法都不相同,语文教学要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教学原则,阅读课应面向全体学生,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主动获取。因此,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是:a、直观教学法,运用多媒体创设情景,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翠鸟漂亮的外形和捕鱼时动作敏捷。b、导引法,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作者是如何抓住翠鸟的特点、怎样将其表达清楚的。

2、说学法

根据学生的实际和本课的特点,我组织学生通过以下方式进行学习:

①学生通过“朗读——理解——体验”的学习方式来感悟文本。

②探究合作学习,学习中学生发现问题并能解决问题。

③知识迁移,能运用自己学到的知识来仿写。

三、说教学过程

由于本课教学用两课时,因此,第一课时学生已学习生字新词,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第二课时,深入探究,体会翠鸟的外形美丽和动作敏捷。下面我着重说说第二课时的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课件出示词语,指名学生认读。

2、全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你喜欢文中的翠鸟吗?为什么?

归纳板书:外形美、动作敏捷

【设计意图】学是为了更好地运用。本环节复习字词是为了让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喜欢翠鸟的理由目的是引出学习本课的主要内容。

(二)体会感悟,读懂课文。

通过这个环节的学习来突破重、难点。在这个环节里,主要是从两个方面来理解:1、体会翠鸟的外形美。2、品词析句,理解翠鸟活动的特点点。我先说说我是怎样引导学生体会翠鸟的外形美的。

1、体会翠鸟的外形美

①学生自由读第一自然段,你读懂了什么?

②师生探究。

a写羽毛颜色的部分有几句话?

b它们是围绕哪一句话写的?

c理解:“鲜艳”,联系描写羽毛的句子来体会“鲜艳”一词。

d通过理解描写羽毛颜色的三个句子,体会比喻修辞手法在句子中的作用,让学生感受作者的语言美。

e学习最后一句话,这句话写了翠鸟的什么?文中哪个词概括了翠鸟的外形特点?

④指导学生朗读这一自然段,读出美感。

⑤以画见悟。谁愿意把翠鸟的样子介绍给大家?课件出示翠鸟的图片,学生叙述翠鸟的外形,把顺序变为先说头部、再说颜色,后说爪子。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分层理解感受翠鸟的外形美,通过学习,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鸟的形象,特别是写颜色非常鲜艳的四句话,先让学生逐句弄懂这些句子中描写的颜色是什么样的,懂得头巾、外衣、衬衫是打比方,以句带词,理解句意,进一步训练学生的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

2、品词析句,理解翠鸟活动的特点。(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1)、播放课件:翠鸟捕鱼时的场景。

【设计意图】利用农远资源,播放翠鸟捕鱼

场景,让学生直观感受翠鸟捕鱼时的动作敏捷,激起学生的读书兴趣。

(2)、自由读课文。

(3)、学生讨论交流,教师相机引导。

①翠鸟是怎样活动的?找出相关的动词画一画,读一读。

②翠鸟又是怎样捕鱼的?

a、朗读体会;

b、与小鱼的动作相比,谁更机灵?

c、比较句子:

【设计意图】通过朗读、划词、比较,让学生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和翠鸟捕鱼时动作迅速敏捷。

(三)学习第四、五自然段

谁愿意朗读课文?(每个学生读一个自然段)

1、学生直接找出文中表明作者喜欢翠鸟的句子。

2、比较:我们想捉一只翠鸟来饲养。

我们真想捉一只翠鸟来饲养。

【设计意图】通过比较句子,学生体会到作者从喜爱翠鸟到想捉一只来饲养的愿望。

3、他们的“愿望”能实现吗?老渔翁是怎么说的?齐读老渔翁的话,读了老渔翁说的话,你体会到了什么?(体会到了作者失望的心情)

4、他们从“失望”的心情中又“希望”什么呢?找出文中“希望”的句子读一读,体会句子的情感。

【设计意图】抓住作者从愿望——失望——希望,带动全段阅读,把学习语言和体会情感融为一体,更能让学生体会到了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

5、带着喜爱的感情,自由朗读这两个自然段。

【设计意图】朗读是培养语感的重要途径,通过朗读体会文章情感,通过朗读把自己的感受和情感体验表达出来。

(四)拓展延伸

1、你喜欢文中的翠鸟吗?假如是你,你会听老渔翁的话打消捉翠鸟来饲养的念头吗?你怎样 ……此处隐藏11090个字……读题质疑,你想知道什么?(翠鸟的外形、住处、捕食等)

3、用“就请带着你们的问题听听课文的录音”的导语过渡到第二环节。

这样设计,一是让学生养成看到课题,思考内容的学习和方法;二是制造悬念引起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

(二)初读全文,初知课文内容:

1、播放课文录音,思考: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翠鸟的?学生反馈:外形、捉鱼、住处。

2、学生自己朗读全文,提出要求:注意读准带拼音的字的字音,做到不添字漏字。

3、检查指名朗读,并有意识地请三个学生分别读翠鸟的外形部分、捉鱼部分、住处部分。

4、揭示本课的教学目标:学会描写翠鸟外形的1、2两段,及1、2两段中出现的几个生字。在课的开始提出明确的目标,学生就有了努力的方向,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积极性。

(三)重点学习课文1、2两段:

1、老师范读1、2两段,请学生说说翠鸟的外形有什么特点。

2、学生自由读1、2两段,质疑:你有什么地方不理解的?

3、学习第一段,找出能说明翠鸟外形特点的词——小巧玲珑。

4、看图说说,哪些地方看出它是小巧玲珑? 5、读第一段。

6、学习第二段,这是本文的重点段,因此,我设计了几个层次,来突破重点段。

(1)、自己边读边看学习提示,找出文中哪一句是总起句,哪一句是分述部分,分述部分是从哪几方面把总起句写具体的?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2)、你喜欢这只鸟吗?请你读一读。

(3)、你最喜欢哪一句,为什么?让学生品读。

老师点拨:我们小朋友以后要把一件东西写美丽,也可以用上一些颜色词,你积累的颜色词越丰富,就能把这件东西写得越美丽。教育学生平时也可以做些积累,为将来的写作打好基础。

学生再读这一段。

(4)、分述部分调换顺序,与原文进行比较,得出,分述部分不仅要写得美,还应该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写。

(5)、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背诵这一段。然后进行交流背诵及经验。

(四)、片段仿说:

模仿第二段的写法,以总分关系构段,根据第一段的内容,说一段话。读写结合的心理机制上学习迁移,叶圣淘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举一反三,练习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巧。”这一设计让学生把新学知识当堂巩固,反馈,而且这一迁移从这课时的教学内容中挖掘,并不游离。

七、说作业设计:

针对课时安排,根据学生的差异教学目标,设计以下作业:

1、照样子抄写词语(绣满、花纹、腹部、衬衫);

2、填空题(课文第二自然段是围绕——————这个总起句写的。课文是分——、——、——三方面,把总起句的意思写具体的)。

3、摘抄1、2两自然段中的好词(选做题)。

  八、说板书:

好的板书是文章结构的简缩,能体现作者的写作思路和课文重点,我的板书力求做到这些。板书设计时,便于学生根据它掌握总分段式的结构,有助于训练目标的达成,并且在学习课文时,师生共同完成板书,强化激励机制,提高课堂效率。

翠鸟语文说课稿8

一、说教材

《翠鸟》一课是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六册第四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是一篇从发展语言入手的好课例。

(一)针对课文特点,在第一课时教学字、词和进行初步的阅读之后,我把本篇课文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知识目标:理解课文内容。

2、语感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爱的自然段。

3、能力目标:学习作者抓住特点观察、描写的方法。体会用词的贴切、生动,养成积累好词佳句的习惯。

4、品德目标:感受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增强爱护野生动物的意识。

(二)设重点为:

1、学习写翠鸟外形特点和捉鱼的第一、二、三自然段。

2、理解作者的观察、描写方法。

(三)设难点为:

翠鸟的外形特点和翠鸟的捉鱼本领之间的关系。

二、说教法

我们强调一堂好的语言课应面向全体学生,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主动获取。因为这是一篇精读课文,精读课文的教学,要注意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合作学习。要提倡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通过老师的指导,围绕重点开展讨论和交流,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让学生在阅读的实践中,逐步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读书。

三、说学法

以思想政治教育为灵魂,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是推行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因此,本节课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以及认知水平,引导学生运用看——说——读——悟的学习方法,使学生不但能领悟课文的主要内容,而且培养了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四、说课堂教学行为策略的具体运用

(一)谈话,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二)读第一自然段,然后边观看翠鸟图片,边口述翠鸟的外形特点,注意有顺序地描述。可以同桌互相描述,也可以在小组里互相描述。

(三)对比读下面两段话

1、课文第一自然段:“它长得可真漂亮……腹部的羽毛像赤褐色的衬衫”。

2、它十分漂亮,头上的羽毛是橄榄色的,还有翠绿色的花纹;背上的羽毛是浅绿色的;腹部的羽毛是赤褐色的。

对比朗读后让学生自由议议,感觉哪一段写得好,为什么?

(四)过渡:翠鸟不仅长得十分漂亮而且还是捉鱼的能手呢,读二、三自然段,比一比,谁把翠鸟读活了?把你最喜欢的词和句子画下来。

学生自由读二、三自然段,指导读出翠鸟动作的敏捷、灵活、神速。

(五)对比读课后“思考·练习”第2题,体会“贴着”、“蹬开”、“像箭一样”用词的贴切

再找出几句类似的句子,边读边想象画面,体会用词的准确、形象、生动。如:

1、一眨眼,翠鸟又轻轻地落在苇秆上了。

2、一会儿,翠鸟又站在苇秆上了。

(六)激趣过渡:翠鸟那么美丽可爱,你想捉一只来饲养吗?我们来看看作者是怎么想的,老渔翁怎么说的?

1、自由读最后两个自然段,边读边想,提出不懂的问题。

2、学生可能提出下列问题:

(1)老渔翁怎么知道我们想捉翠鸟?

(2)老渔翁的话是什么意思?为什么我们听了老渔翁的话,脸有些发红,并打消了这个念头?

3、有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读来理解,有的问题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各抒己见。

4、指名读最后两个自然段。

(七)积累好词、佳句

把喜欢的词句读给同学听,并说说为什么喜欢,然后抄下来。

(八)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自然段

(九)课后活动

1、举行背诵比赛。背一、二自然段,鼓励有能力的学生背诵全文。

2、用彩笔画静态的或动态的翠鸟。

《翠鸟语文说课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