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1一、选择题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一项是( )
A. 行háng 辈 亢kàng奋 蓦mù然 竹篙gāo
B. 幽悄qiào 争讼sòng 器皿mǐn 迁徙 xǐ
C. 俨yǎn然 戛jiá然而止 满窑yáo 脑畔pàn
D. 参cēn差cī 白羊肚dù 登时dēng 邑yì人
下列各组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羁绊 悔暗 恬静 销声匿迹 B. 斡旋 束缚 冗杂 人情世故
C. 眼眶 蹿掇 怅惘 辗转反侧 D. 稀疏 慧星 陨石 海枯石烂
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晚上,我悠闲地在花园里散步,明亮的路灯戛然而止,四周一片漆黑,原来是停电了。
B. 在改革发展的新时代,我们年轻人要怀着目空一切的豪情壮志,敢于迎接前所未有的挑战。
C. 这处游览胜地的环境脏乱差到如此地步,简直令人叹为观止。
D. 老师的一席话,使我茅塞顿开,大彻大悟,看清了努力的方向。
(20xx年中考江苏盐城卷)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青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B. 作家曹文轩获20xx年国际安徒生奖,对中国儿童文学走向世界意义重大。
C. 这种网络社交工具的广泛使用,大大加快了信息流通的速度和质量。
D. 通过“教育现代化”的创建,使得不少学校的办学条件有了明显改善。
下列句子标点运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就在我十一、二岁时候的这一年,这日期也看看等到了。
B. “板块构造”理论很快为地质界几年所有的问题提供了答案,如火山、地震、岛屿链、海洋深渊……等等,这些在以丧一直是不解之谜。
C. 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
D. 恐龙不可能在每一块大陆上独立生存,那么它们是如何越过大洋到另一个大陆上去的呢?
将下列句子组成一段意思连贯的话,语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我们只能迎难而上,努力向前方挺进。
②因为退缩解决不了问题。
③人走在路上,是可以停歇一下,却不可能停一辈子。
④纵使前路布满荆棘,却也不能退缩。
⑤前方的路还是需要自己去探索,去经历。
A. ④②①③⑤ B. ③⑤④②① C. ③⑤①④② D. ①④②⑤③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核舟记》选自清代魏学洢编的短篇小说集《虞初新志》,本文赞美了雕刻者的精巧技艺,显示了我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卓越成就。
B. 《被压扁的沙子》一文通过对“被压扁的沙子”的反思,证明外星撞击地球是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
C. 《社戏》这篇小说中,月下行船、船头看戏、月夜归航这三个片段写得富有诗情画意,充满了江南水乡的生活气息。
D. 《大雁归来》一文保护野生动物,珍爱野生动物是全文的主旨。
二、诗歌鉴赏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A. 本诗的每章都是先写秋景,写路远难寻心上人。结尾却用“宛在”一转,似乎“她”就在面前,用想象描绘了他对伊人的强烈思慕渴求之情。
B. 全诗三章,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造成回环往复的表达效果。诗的旨意在第一章就全部体现出来。
C. 开头以“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起兴,描绘了一幅露凝霜结的凄清晚秋图,为全诗渲染了凄清、惆怅的气氛。
D.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按照音乐的特点,《诗经》分为“赋”“比”“兴”三个部分。
三、情景默写
古诗文默写填空
(1)《与朱元思书》一文中的“游鱼细石,直视无碍”跟《小石潭记》一文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异曲同工之妙,都借鱼儿自由游弋,从侧面写出水的清澈见底。
(2)《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表达对友人的鼓励和安慰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关关雎鸠,在河之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波撼岳阳城《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5)___________________,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6)虽有至道,弗学,______________________。《虽有嘉肴》
(7)祗辱于奴隶人之手,_____________________,不以千里称也《马说》
四、名著阅读
名著阅读
……亲爱的孩子,你走后的第二天,就想写信,怕你嫌烦,也就罢了。可是没一天不想着你,每天清早六七点钟就醒,翻来覆去睡不着,也说不出为什么,好像克利斯朵夫的母亲独自守在家里,想起孩子童年一幕幕的形象一样,我和你妈妈老是想着你二三岁到六七岁间的小故事。
上面的文字摘自《________》(书名),这是________写给_________的信(人名)。
五、语言应用
仿写。
请仿照下面《雨之歌》中对“雨”的描写,以“风”或“雾”为对象,用第一人称写一组句子。写句子之前请先写出描写对象。
例句:雨 我是大海的叹息,是天空的泪水,是田野的花朵。
仿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综合性学习
综合性学习。
最近,学校围绕“低碳减排·绿色生活”,开展了一系列活动,请你参加以下几个活动:
(1)【资料分析】下面是某同学搜集到的一幅漫画,请你结合下面的资料作简要介绍并阐述其含义.
资料:《穹顶之下》是一部讲述曾是央视主持人的柴静本人进行雾霾调查为主要内容的纪录片。这部纪录片将真人的演讲和视频、图片和动画交替配合,让观众在观看时丝 ……此处隐藏42240个字……>
2.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七、文言文阅读
阅读《小石潭记》,完成下列小题。
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③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④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⑤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日光下澈(chè) B. 佁然不动(yǐ)
C. 水尤清洌(liè) D. 悄怆幽邃(qiāo)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潭中鱼可百许头(______) (2)俶尔远逝(______)
(3)往来翕忽(______) (4)悄怆幽邃(______)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2)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4.仔细阅读①②段和④段,说说作者的情感有怎样的变化。
八、现代文阅读
阅读《心中的百合》,完成下列小题。
心中的百合
林清玄
①在一个偏僻遥远的山谷里,有一个高达数千尺的断崖。不知道什么时候,断崖边上长出了一株小小的百合。百合刚刚诞生的时候,长得和杂草一模一样。但是,它心里知道自己并不是一株野草。它的内心深处,有一个内在的纯洁的念头:“我是一株百合,不是一林野草。惟一能证明我是百合的方法,就是开出美丽的花朵。”有了这个念头,百合努力地吸收水分和阳光,深深地扎根,直立地挺着胸膛。终于在一个春天的清晨,百合的顶部结出了第一个花苞。
②百合心里很高兴,附近的杂草却很不屑,它们在私底下嘲笑着百合:“这家伙明明是一株草,偏偏说自己是一株花,还真以为自己是一株花,我看它顶上结的不是花苞,而是头脑长瘤了。”公开场合,它们则讥讽百合:“你不要做梦了,即使你真的会开花,在这荒郊野外,你的价值还不是跟我们一样?”
③百合说:“我要开花,是因为我知道自己有关丽的花;我要开花,是为了完成作为一株花的庄严生命;我要开花,是由于自己喜欢以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不管有没有人欣赏,不管你们怎么看我,我都要开花!”
④A在野草的鄙夷下,野百合努力地释放内心的能量。B有一天,它终于开花了。C这时候,野草再也不敢嘲笑它了。
⑤百合花一朵一朵地盛开着,花朵上每天都有晶莹的水珠,野草们以为那是昨夜的露水,只有百合自己知道,那是极深沉的欢喜所结的泪滴。年年春天,野百合努力地开花、结籽。它的种子随着风,落在山谷、草原和悬崖边上,到处都开满洁白的野百合。
⑥几十年后,远在百里外的人,从城市,从乡村,千里迢迢赶来欣赏百合开花。许多孩童跪下来,闻嗅百合花的芬芳;许多情侣互相拥抱,许下了“百年好合”的誓言;无数的人看到这从未见过的美,感动得落泪,触动内心那纯净温柔的一角。
⑦不管别人怎么欣赏,满山的百合花都谨记着第一株百合的教导:
⑧“我们要全心全意默默地开花,以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
1.“全心全意”和“默默”这两个词语用得恰到好处,请分别说说表现了百合花怎样的品格。
2.根据上下文判断,“它那灵性的洁白和秀挺的风姿,成为断崖上最美丽的颜色。”这句话应放在第④段A、B、C哪个位置?
3.第③段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表现了“百合”怎样的形象?
4.本文的线索是什么?文章主要运用了哪种写作手法?
5.百合已长出花苞,野草为何还嘲笑它?假如你是“百合”或“野草”,该怎样做?
阅读说明文《大自然的语言》选段,完成下列小题。
大自然的语言(选段)
①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
②首先是纬度。越往北桃花开得越迟,候鸟也来得越晚。值得指出的是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因季节的差别而不同。我国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冷夏热。冬季南北温度悬殊,夏季却相差不大。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所以在华北常感觉到春季短促,冬天结束,夏天就到了。
③经度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所以沿海地区的春天的来临比内陆要迟若干天。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1°,但是在大连,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又如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两地纬度相差无几,因为烟台靠海,春天便来得迟了。
④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到特殊的情况。例如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这叫逆温层。由于冷空气比较重,在无风的夜晚,冷空气便向低处流。这种现象在山地秋冬两季,特别是这两季的早晨,极为显著,常会发现山脚有霜而山腰反无霜。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不适宜,就是这个道理。
⑤此外,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同1921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就是说,春天提前九天。
1.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选段的内容。
2.请你结合上下文,简要分析第④段中的加点词“一定”的表达作用。
3.选文采用怎样的说明顺序?作简要分析。
4.选文最后一段主要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九、材料作文
下面两道作文题,请任选一题作文。
(1)阅读下面的材料,自定主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在黑夜里,你会感谢那个为你提灯照亮的人。在人生路上,也有那样的“提灯人”,帮你拨开迷雾,让你找寻到人生的方向。
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③字数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出现真实人名、校名、地名。
(2)在丰富多彩的学习生活中,同学们时常会萌发出许许多多的“渴望”:渴望得到一种心爱的东西,渴望有位好朋友,渴望得到父母师长的关爱或理解,渴望“个性”得到保护和发展等……
请以《我渴望_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先在横线处把题目补充完整;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③文中不要使用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