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生产实习报告
在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事务都会使用到报告,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涵盖报告的基本要素。其实写报告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大学生生产实习报告,欢迎阅读与收藏。
大学生生产实习报告1实习是大学教育最后一个极为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通过实习,使我们在社会实践中接触到与本专业相关的实际工作,增强理性认识,培养和锻炼我们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专业知识,去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药厂简介
哈尔滨三联药业有限公司是一家民营企业,始建于1996年,是集科研、生产、销售于一体的中国国家级高新技术制药企业。现拥有5家全资、控股及参股子公司。总占地面积40万平方米。现有14条通过国家GMP认证的生产车间。生产剂型包括冻干粉针剂、小容量注射剂、固体制剂、原料药、大输液等。产品涉及心脑血管类、骨科类、神经系统和抗肿瘤类四大领域200余个品种,主要产品有奥拉西坦注射液、注射用盐酸川芎嗪、注射用脑蛋白水解物、骨肽氯化钠注射液、注射用奥沙利铂等。
二、实习内容与过程
(1)参观药厂
在入厂第一天,让所有参加实习的应届毕业生在会议室进行专业培训,首先让我们参观药厂厂区布局,车间布局,熟悉相关规章制度,给我们介绍各个车间生产的药品和车间领导人。然后就是各个部门管理人员给我们讲解车间工艺,安全,消防知识和企业文化,让我们熟悉了药品生产工艺流程(从原料到成品),学习了车间物料流程,加强了GMP知识和安全知识的学习,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2)车间实习
在我们培训了这些知识后,就把我们分配到了各个车间开始车间实习。我被分到304车间,该车间主要生产小容量注射剂,如奥拉西坦注射液、甲钴胺注射液、米力农注射液等。我的实习生涯是从灯检岗位开始的,灯检是控制透明瓶装药品内在质量的一道重要关口,工作时瓶子在背光照射下,通过肉眼看出运动后的瓶子中的杂质及悬浮物,从而能防止不合格产品的漏检。检测方法有三种,灯检法,光散射法和全自动灯检机。药厂使用的主要是灯检法:用肉眼判别,视力
符合要求的操作工在暗室中用目视在一定光照强度下的灯检仪下对注射剂内容物进行逐一检查。全自动灯检机是适用于透明瓶装液体灌装后包装前的质量检验,可以直观地检验出透明瓶装液体中的悬浮物、沉淀物、杂质等异物含量,初步检验产品质量。该设备由进瓶联板、灯检背景箱、照明灯和电控等重要部分组成。主要依靠传送带拖动瓶子走过灯检箱,在背景灯光的照射下,利用放大镜检查药瓶内外有无异常。可变速,操作简单,当药瓶通过黑色背景灯光箱时,药瓶异常情况很容易被发现,小容量注射剂的灯检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安瓿外观和内容物,主要不良有玻璃、划痕、差量、白块、黑点、畸形、炸瓶、结石、炭化、纤维、钩尖等。灯检人员要严把质量关,所以每一位上岗人员必须经培训合格后才能上岗。经过半个月的理论培训和实践培训,我取得了上岗资格证。真正的灯检工作开始了,一切都要按照相应标准操作规程有条不紊的进行。首先,取一筐待检品,放于面前案台上,核对筐内药品数量无误后,将筐插板取下,用其侧面平刮,平刮安瓿的封口处3次,用炭化板检出炭化、漏封、炸瓶等不合格品。然后,用灯检夹夹一夹待检品,正反分别放于灯检台黑白背景前,检查安瓿外观有无结石、划痕及装量差别,挑出不合格品分类放置,灯检后的合格品在小盒中码放整齐后全部装箱保存,每小盒药品盒盖上应写明所装药品的品名、亚批号、灯检号,每大箱侧面要粘贴标识,注明品名、规格、批号、支数、状态(合格品),不合格品在QA的监督下销毁。
刚开始时,最基本的东西都不懂,把检出来的不良叫做坏药,不过大家都很好,及时帮我纠正工作中出现的错误,我不会做的,他们都会一点点的教给我,逐渐的,对工作环境熟悉了,也变得顺心应手了,感觉并没有刚开始接触时那么难了。虽然身在灯检岗位,但是休息的时候总学一些车间各个岗位上的SOP(标准操作规程),偶尔也从安全窗观察洁净区各岗位人员的操作,幸运的是,我曾几次到过灌封岗位实践过,很是珍惜每一次进入洁净区的实习。
注射剂又称针剂,系将药物制成供注入体内的无菌制剂。注射剂按分散系统可分为四类,溶液型注射剂、悬型注射剂、乳剂型注射剂、注射用无菌粉末(无菌分装及冷冻干燥)。根据医疗上的需要,注射剂的给药途径可分为静脉注射、脊椎腔注射、肌肉注射、皮下注射和皮内注射五种。由于注射剂直接注入人体内部,故吸收快,作用迅速,为保证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必须对成品生产和成品质量进行严格控制。
一个合格的注射剂必须是澄明度合格、无菌、无热原、安全性合格(无毒性、溶血性和刺激性)、在贮存期内稳定有效,pH值、渗透压(大容量注射剂)和药物含量应符合要求。注射液的pH值应接近体液,一般控制在4——9范围内,特殊情况下可以适当放宽,如磺胺嘧啶钠注射液的pH值为9。5——11。0,葡萄糖注射液的pH值为3。2——5。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的pH值为3。5——5。5,注射用奥美拉唑的碱度范围为pH9。0——11。5。具体注射剂品种的pH值的确定主要依据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是满足临床需要,其次是满足制剂制备、贮藏和使用时的稳定性,最后要满足人体生理可承受性。凡大量静脉注射或滴注的输液,应调节其渗透压与血浆渗透压相等或接近。凡在水溶液中不稳定的药物常制成注射用灭菌粉末即无菌冻干粉针或无菌粉末分装粉针,以保证注射剂在贮存期内稳定、安全、有效。为了达到上述质量要求,在注射剂制备过程中,除了生产操作区符合GMP要求、操作者严格遵守GMP规程外,药物、附加剂及溶剂等均需符合注射用质量标准其处方必须采用法定处方,其制备方法必须严格遵守拟定的产品生产工艺规程,不得随意更改。
——1)小容量注射剂的生产流程图
a,洗瓶岗位
操作过程:
按批生产指令领取安瓿并除去外包装,烧字安瓿要核对批号、品名、规格、数量。在理瓶间逐盘理好后送入联动机清洗或送入粗洗间用纯化水粗洗后送入精洗间超声,注射用水甩干并检查清洁符合规定后送隧道烘房。
工艺条件:
纯化水、注射用水均应符合(中国药典20xx年版标准)
b,配剂岗位操作过程按批生产指令,领取原辅料。根据原辅料检验报告书,对原辅料的品名、批号、生产厂家规程及数量核对,并分别标(量)取原辅料,各不同品种的具体操作按工艺规程各论执行。原辅料的计算、称量、投料必须进行复核,操作人、复核人均应在原始记录上签名。过滤前后,过滤器均需要做起泡点试验,应合格。配料过程中,凡接触药液的配制容器、管道、用具、胶管等均需做特别处理。称量时使用经计量检定合格,标有在有效期内的合格证的衡器,每次使用前应校正。
工艺条件:
配制用注射用水应符合中国药典20xx年版注射用水标准,每次配料前必 ……此处隐藏34544个字……专业管理、检查和保修,并定期进行沉降观察,发现异常应及时采取加固措施。
(10) 脚手架拆除时,应先检查与建筑物连接情况,并将脚手架上的存留材料,杂物等清除干净,自上而下,按先装后拆,后装先拆的顺序进行,拆除的材料应统一向下传递或吊运到地面,一步一清。不准采用踏步拆法,严禁向下抛掷或用推(拉)倒的方法拆除。
(11) 搭拆脚手架,应设置警戒区,并派专人警戒。遇有六级以上大风和恶劣气候,应停止脚手架搭拆工作。
我国现在使用的用钢管材料制作的脚手架有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碗扣式钢管脚手架、承插式钢管脚手架、门式脚手架,还有各式各样的里脚手架、挂挑脚手架以及其它钢管材料脚手架。
我们实习所在的工程主要使用的是扣件式脚手架。
扣件式脚手架具有以下优点:
1)承载力较大。当脚手架的几何尺寸及构造符合规范的有关要求时,一般情况下,脚手架的单管立柱的承载力可达15kN~35kN(1.5tf~3.5tf,设计值)。
2)装拆方便,搭设灵活。由于钢管长度易于调整,扣件连接简便,因而可适应各种平面、立面的建筑物与构筑物用脚手架。
3)比较经济。加工简单,一次投资费用较低;如果精心设计脚手架几何尺寸,注意提高钢管周转使用率,则材料用量也可取得较好的经济效果。扣件钢管架折合每平方米建筑用钢量约15公斤。
但是,扣件式脚手架也存在着一些应该注意的缺点,如:扣件(特别是它的螺杆)容易丢失; 节点处的杆件为偏心连接,靠抗滑力传递荷载和内力,因而降低了其承载能力;扣件节点的连接质量受扣件本身质量和工人操作的影响显著等。
砌筑工程
为了保护耕地节约资源,目前大部分工地都使用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我们实习所在的工地也是这样。
小型砌块施工前,应分别根据建筑物得尺寸、砌块的规格和灰缝厚度确定砌块的皮数和排数。
混凝土小型砌块与砖不同,这类砌块的吸水率很小,如砌块的表面有浮水或在雨天都不得施工。否则表面水会向砂浆渗出,造成砌体坍塌。
使用单排孔小砌块砌筑时,应对孔错缝搭砌;使用多排孔小砌块砌筑时,应错缝搭砌,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20mm。砌筑时严禁在承重部位使用断裂的砌块,小型砌块应底面朝上反砌于墙上。建筑底层室内地面以下或防潮层以下的砌体,应采用强度等级不低于C20的混凝土灌实小砌块的孔洞。竖向灰缝应加浆,饱满度不小于80%,缝厚约8~12mm,常温条件下每日砌筑高度应控制在1.5m或一步架高度内。
装饰装修工程
装饰装修工程包括抹灰、门窗、吊顶、轻质隔墙、饰面板、幕墙、涂饰、裱糊与软包及其他细部工程等内容。
本次实习中我们主要了解了抹灰工程的施工要点。
1.石膏熟化期不少于15天;罩面磨细石灰’粉熟化期不少于3天。
2.各种砂浆抹灰层,在凝结前应防止快干,水冲,撞击,振动和受冻,在凝结后应采取措施防止玷污和损坏。
3.对材料质量的规定。
4.当抹灰总后度大于或等于35mm时,应采取加强措施。
5.有排水要求的部位滴水线(槽)应整齐顺直,滴水线内高外低,滴水槽的宽度 和深度均应不小于10mm。
6.抹灰必须粘结牢固的规定。
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及方法
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是以一个单位工程为编制对象,用以指导其施工全过程的各项施工活动的技术、经济和组织的综合性文件。包括单位工程工程概况和单位工程施工方案。
1.确定施工流向和施工程序。
(1)施工流向的确定。施工流向的确定是指单位工程在平面上或竖向上施工开始的部位及展示方向。对单层建筑物要确定出分段在平面上的施工流向;对多层建筑物,除了应确定每层平面上的流向外,还应确定其层或单元在竖向上的施工流向。不同的施工流向可产生不同的质量、时间和成本效果。施工流向应当优选。
确定施工流向应考虑以下因素:生产使用的先后,适当的施工区段划分,与材料、构件、土方的运输方向不发生矛盾,适应主导工程(工程量大、技术复杂、占用时间长的施工过程)的合理施工顺序。具体应注意以下几点: 生产性工程的生产工艺过程往往是确定施工流向的关键因素,故影响其他工段试车投产的工段应先施工;建设单位对生产或使用要求在先的部位应先施工;技术复杂、工期长的部位应先施工;当有高低层或高低跨并列时,应先从并列处开始;当基础埋深不同时应先深后浅。
2.确定施工程序。
①施工程序指分部工程、专业工程或施工阶段的先后施工关系。不同专业工程有不同的施工程序,建筑工程的施工程序如下:单位工程的施工程序应遵守“先地下、后地上”、“先主体、后围护”、“先结构、后装饰”的基本要求。
3.施工段的划分。划分施工段,目的是适应流水施工的要求,将单一而庞大的工程实体划分成多个部分以形成“假定产品批量”。划分施工段应考虑以下几个主要问题:
(1)有利于结构的整体性,尽量利用伸缩缝或沉降缝、在平面上有变化处以及留茬而不影响质量处。住宅可按单元、楼层划分;厂房可按距、按生产线划分;线性工程可依主导施工过程的工程量为平衡条件,按长度比例分段;建筑群也可按区、栋分段。
(2)分段应尽量使各段工程量大致相等,以便组织等节奏流水,使施工均衡、连续、有节奏。
(3)段数的多少应与主要施工过程相协调,以主导施工过程为主形成工艺组合。工艺组合数应等于或小于施工段数,因此分段不宜过多,过多则可能延长工期或使工作面狭窄;过少则因无法流水而使劳动力或机械设备停歇窝工。
(4)分段的大小应与劳动组织相适应,有足够的工作面。以机械为主的施工对象还应考虑机械的台班能力,使其能力得以发挥。混合结构、大模板现浇混凝土结构、全装配结构等工程的分段大小,都应考虑吊装机械的能力(工作面)。力求一机多用及综合利用。
施工场地的平面布置
实习收获与体会:
时光飞逝,18天在开始的时候看起来那么漫长,然而却也结束的如此仓促。整个实习期间天气状况都不如人意,使我们错失了更多的了解工地的机会。但是我们还是尽可能的抓住每一次机会去学习更多的实践知识。第一次亲自走进工地,明白了老师上课所说的“你们都是未来指挥千军万马的工程师”的含义,感受到了自己的渺小和不足。土木工程是如此庞大而又细致的世界,虽然我们已经学习了三年的专业知识,但拿到现场就显得那么微不足道。作为一个土木工程专业学生,我们将理论联系到实际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且要坚持下去,不能因为怕脏怕苦怕累半途而废。
在工地上,对各工地、工程,要多留心看,施工技术、施工方法、施工管理等要多留心看,另外,有疑问的地方要及时的翻阅专业书籍资料,不明白的地方要勤于发问。
在实习过程中,我明白了安全施工的重要性,在头脑中建立起了“房子是怎样建起来”的概念,了解了一些工种的施工要点,见识了更多的施工机械。
这次生产实习锻炼了我们吃苦耐劳的精神,为日后更快的适应工作岗位打下了基础。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