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明珠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东方明珠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东方明珠教学设计1教学目的: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小节。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上海广播电视塔的雄伟壮丽,了解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
3、认识课文生字,并学写生字“有”、“是”。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上海广播电视塔的雄伟壮丽,了解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
内容分析:
本文描绘了上海广播电视塔雄伟壮丽的形象,歌颂了我国建设事业迅速发展的辉煌成就,表现了对“东方明珠”的赞美之情。
全文三个自然段,可分三层理解:
第一自然段写上海广播电视塔的位置及其名字,反映了人们的喜爱之情。
这一自然段先介绍电视塔的位置———坐落于黄浦江边;次介绍它的名字———“东方明珠”。这就给人总体印象。
第二自然段写上海广播电视塔的外观及夜景。
这一自然段先写塔的外观———像一个顶天立地的巨人;次写塔的夜景———五光十色,非常美丽。
第三自然段呼应开头,总结全文,赞美电视塔真是一颗名副其实的东方明珠。
“位置——名字——外观——夜景——明珠”结构紧凑,层次清晰,显示短小精悍,圆活自如。
教学过程
第一教时略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认读生字卡片:方、电、头。
2、口头扩词
方{东方}}{方向}
电{电视}{电灯}
3、指名背诵第一自然段。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指导自读课文,想想“东方明珠”是什么样子。
(“东方明珠”塔很高,“东方明珠”塔很漂亮)
(1)“这座塔”指的是什么塔?
(2)课文中把这座电视塔比成什么?(巨人)
(板书:巨人)
(3)什么样的人才叫“巨人”?(非常非常高大的人)
2、出示第二自然段。
(1)东方明珠塔为什么像一个巨人呢?
(头顶蓝天,脚踩大地)
(2)这个“人”站在天和地之间,他真是高大啊,多么像一个巨人啊!
3、指导朗读第二自然段。
(1)这座塔真是太高大了,谁来把这一句读一读?(指着出示的句子)
(2)读后评议。再指名读,齐读。
过渡:小朋友,到了夜晚,我们来到黄浦江边,再来看这座塔,他又是什么样子呢?
(3)看图“东方明珠”塔上的灯光有哪些颜色?
我们可以用一个什么词?(五颜六色)
这些灯光不仅颜色多,而且闪着亮光,书上用了一个什么词?(五光十色)
(4)灯光五光十色,非常好看。
“好看”还可以换成什么词?(美丽)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1)指名朗读,展开想象。
(2)教师讲述:上海广播电视塔既高大又美丽,她高高地屹立在世界的东方,真是一颗美丽的“东方明珠”。学生齐读第三自然段。
(3)尝试背诵第三自然段。
四、指名分自然段朗读全文。
五、指导书写
1、复习生字:东、是。
2、分析字形。
东:第二笔是撇折,不要写成两笔。
方:第三笔是横折钩,不要写成第四笔。
了:两笔,不要当成一笔,不要把第一笔横撇和第二笔竖钩错连成横折折钩一笔。
3、学生照笔顺提示在书上描红。
4、学生在《习字册》上先描红后坊影、临写。
六、作业
背诵全文
东方明珠教学设计2教材分析:
《东方明珠》选自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第一册。
本课介绍了上海广播电视塔的位置、名字以及它的雄伟高大,赞扬上海广播电视塔真是一颗美丽的东方明珠。
学生分析:
1、六、七岁的一年级儿童刚进入小学,由于其心理特点是无意注意占优势,形象思维强于抽象思维,所以对和他们生活经验关系密切且能直接感知的东西比较感兴趣。
2、学生年龄较小,游戏对学生有较强的吸引力。
3、见过东方明珠电视塔的学生比例非常小,大部分孩子对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完全不知道,所以本课的内容离学生的生活经验比较远。
4、学生有合作的意识,有初步使用电脑的能力,能操作鼠标,会在教师提供的模拟网络中学习,有初步的选择、整理学习材料的能力,并能用语文对材料进行表述。
设计理念:
1、课改以后教师要从传统的角色中走出来,教师和学生不应再是单一的教与学的关系,不再作为学生学习的控制者、知识的仲裁者,要改变过于强调知识传授的倾向努力形成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态度,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成为学生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要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各方面能力得到发展,在课堂中教师要努力转变自己的角色,成为学生成长的引领者,学生潜能的唤醒者,教育内容的开发者……。使课堂成为学生的乐园,学生的舞台,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而教师则是学生学习者学习过程的参与者,成为和学生一起学习、一起做游戏的朋友、伙伴。所以在本课教学中,应以学生的发展需求为主导。
2、对于一些离学生的生活经验比较远的课文,学生不容易理解。如果我们死搬教材,逼着学生理解,收效一定不好。这节课我安排学生通过课前预习,通过各种渠道先了解一些和课文相关的知识,拉近课文和学生之间的距离,使他们在学课文之前激起他们对课文的兴趣,对学习课文充满期待。
3、课堂上,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在我们的教学中所体现出来的那种超越时空,拉近距离,变抽象为形象的优越性,科学性,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通过创设情景把学生没有实践经验的东西展示出来。使学生有了直观的感受,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4、在课堂中,充分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把主动权交给他们,激发他们自主学习的愿望。在小组合作学习时,他们和别人交流时需要知识,在已有知识不够时就希望各种渠道获取知识,构成一个自主的积极主动学习的过程。互相帮助,从别人身上汲取知识,又用自己学到的知识去帮助别人,使集体的智慧在共同的研究探索过程中发挥最大的作用。
5、最后,在课堂收获的基础上,对教材进行补充,让学生自主的更深入去研究,去拓展,给学生一个灵活运用课本所学知识的机会。
教学目标:
1、能正确 ……此处隐藏11656个字……>映示东方明珠。
(1)指导看图,学习第一句。用自己的话说说东方明珠的样子。指名说。看课文是怎么说的。
(2)出示:这座塔,头顶蓝天,脚踩大地,像一个巨人。指名读。说说怎样的人才是“巨人”?点名读,集体评价。
(3)看图联想,学习第二句。
出示句子:夜晚,塔上的灯都亮了,五光十色,非常好看。
点名读。想象美丽的夜景。直到朗读。
2、学习第三自然段。
(1)小游客们,看到这里,你会不由自主地发出什么感叹?
(2)出示句子:上海广播电视塔,真是一颗美丽的东方明珠。
(3)指导读出赞美的语气。
3、尝试背诵第二、三自然段。
三、巩固
1、小导游介绍东方明珠。
2、想象一下,当那些外国游客看到这美丽的东方明珠,他们会怎么说?
四、指导写字
1、认读。
2、指导书写。
3、学生在《习字册》上练习描红、仿影,临写。
东方明珠教学设计11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巩固复习汉语拼音,学会9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重点:
通过学习课文了解东方明珠塔的雄伟壮丽从而感受到祖国的巨大变化。
第一课时
一、谈话揭题
小朋友,你们知道吗?有了广播电视塔,我们就可以看到更多的电视节目了。在上海,也有一座广播电视塔,她的名字叫“东方明珠”。
1、出示课题:东方明珠
2、指名认读,齐读。
3、有谁去参观过东方明珠电视塔?你看到些什么?请你介绍一下。
二、简介“东方明珠”
小朋友们你们看!这就是东方明珠塔。
1、出示多媒体画面:东方明珠
2、教师简介这就是美丽的上海广播电视塔,也叫“东方明珠”。她在上海的黄浦江边,是亚洲第一、世界第三高塔,从上到下共有11个圆球,就像11个绚丽多彩的明珠。晚上,各种颜色的灯都亮了,真是五光十色,美丽极了。(假如前面小朋友讲到,老师可以不重复。)
3、下面我们来读课文,看看这美丽的广播电视塔是怎样的。
三、初读课文
1、请小朋友借助拼音自由大声朗读课文。要求:目视双行,读准字音。
2、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2)听课文录音。
(3)老师领读。
四、学习本课的生字
黄浦江边有东方明珠这脚踩大地巨人五光十色非常好看像颗明珠
(1)学生自由拼读
(2)指名读
(3)齐读
1、出示生字认读:了、广、方、东、电。
指名读、齐读
2、自学课后的书写笔顺。
3、指导书写。
(1)分析结构,记忆字型。
(2)照笔顺在书上描红。
(3)学生在三线田字本上写字。(放古筝音乐)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认读生字卡片
2、口头扩词。
二、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说说有几句话。
2、指名读第一句话。思考: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
出示句式:(什么地方)有(什么)。
(什么)在(什么地方)。
学生练习说话
3、指名读第二句话。
(1)“她”指的是谁?(上海广播电视塔)
(2)第二句话又告诉我们上海广播电视塔叫什么名字?(东方明珠)
(3)这个名字好听吗?从这句中那个词也能看出来?(美丽)
(4)这么好听的名字,我们该怎么读呢?指导读第二句。
4、齐读第一自然段。
5、男女生比赛读。
6、尝试背诵。
7、小结:这一自然段告诉我们上海广播电视塔的位置和美丽的名字。
三、学习第二自然段
1、指导自读课文,想想“东方明珠”塔是什么样子的。
(1)“这座塔”指的是什么塔?
(2)课文中把这座塔比成什么?(巨人)(板书:巨人)
(3)什么样的人才叫巨人?(非常高大的人)
2、出示第二自然段。
3、东方明珠塔哪儿像一个巨人呢?(头顶蓝天脚踩大地)
4、头顶蓝天,脚踩大地会是怎样的呢?谁来描述一下。
5、出示多媒体画面让学生感受。
师述:这个人站在天和地之间,她真高大呀,多么像一个巨人呀!
6、指导朗读第二自然段。这座塔真是太高大了,谁来把这一句读一读。
7、读后评议。再指名读,齐读。
8、尝试背诵。
过渡:小朋友,到了夜晚,我们来到黄浦江边,再来看这座塔,他又是什么样子呢?
9、出示多媒体东方明珠的夜景图。看了这幅图你想说些什么?(指名练习说话)
10、我们来看看书上是怎样描写的,谁来把书上描写东方明珠塔夜景的句子找出来读一读?
(夜晚,塔上的灯都亮了,五光十色,非常好看。)
11、齐读,指名读。
12、看图,东方明珠塔上的灯光有那些颜色?我们可以用一个什么词?(五颜六色)
这些灯光不仅颜色多,而且闪着亮光,书上用了一个什么词?(五光十色)
13、齐读第二小节。(注意读出感情,教师可灵活指导)
14、讨论:夜晚,你觉得东方明珠塔怎样呢?
师述:灯光五光十色,非常好看。
“好看”还可以换成什么词?(美丽)板书:美丽
15、听老师朗读这句话,学生边听边想象。学生仿读。
16、我们小朋友想把美丽的的东方明珠塔永远留在心中吗?
17、齐背。
四、学习第三自然段
教师讲述:上海广播电视塔既高大又美丽,她高高地站立在世界的东方,真是一颗美丽的东方明珠。
1、学生齐读第三自然段的第二句话。
2、尝试背诵第三自然段。
五、指名三人分自然段朗读全文。
六、指导书写
1、认读生字:头、地、明、是。
2、指名读、齐读
3、分析字形
头:照笔顺提示说笔顺。
是:照笔顺提示说笔顺。
地:左右结构,左边是提土旁,注意右边也字的笔顺。
明:左右结构,左边是日字旁,右边是个月。
4、指导书写。
5、在书上描红。
6、在田字格里书写。
七、课外作业
背诵全文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