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综合实践活动方案集合8篇
为了确保工作或事情能有条不紊地开展,我们需要提前开始方案制定工作,方案指的是为某一次行动所制定的计划类文书。那么大家知道方案怎么写才规范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综合实践活动方案8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篇11.“一日当家”生活技能学习体验活动
连接精彩瞬间,以欢度春节为契机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引导学生学会一项生活技能,帮助学生尝试“一日当家”的体验,培养良好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对春节期间感受到的人和事进行捕捉,设计成丰富多彩的电子作品。要求学生使用数码相机或摄像机拍下精彩瞬间,制作DV作品,开学后每班上缴1分优秀作品,进行展评比赛。
(负责部门:七年级、八年级)
2.“庆佳节迎元宵做花灯”实践活动
学生搜集有关“花灯”的知识,包括由来、种类、做法等,制作成知识小报、有关花灯认识和欣赏的PPT,并动手制作有特色的花灯。开学后,每班除了上交知识小报、PPT等成果之外,另选出5——10个质量高、有特色的学生原创花灯参加展评。
(负责部门:小学部参与人员:四----六年级学生)
3.“庆佳节手工制作装饰品”实践活动
学生搜集有关“剪纸”、手工粘贴画、手工丝网花等手工作品的知识,包括由来、种类、做法等,制作成知识小报,并动手制作有特色的“剪纸”、手工粘贴画、手工丝网花等手工装饰品。开学后,每班除了上交知识小报等成果之外,另选出5——10个质量高、有特色的学生原创手工装饰品参加展评。
(负责部门:七年级、八年级参与人员:七----八年级学生)
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篇2训练目标:
1、将同学们在本组学习中开展的“走进田园”“走进乡村”的综合实践活动的经历与感受真实地记录下来。
2、借助本组课文学习中积累的丰富语言,以及从中领悟到的表达方法 ,选择自己最喜爱的表达方式,将自己对田园和乡村生活的热爱、向往等思想感情真实清楚地表现出来。
3、注意在习作中适当运用一些在本单元积累的优美词句,并能够按照一定的顺序将要写作的内容表达得清楚具体。
4、培养学生自主与合作修改的习惯。
训练重难点:
1、把自己在实践活动中的见闻感受有条理地表达清楚。
2、培养独立习作与修改成文的良好习惯。
课前准备:
1、在老师的组织安排下,开展一次“走进田园”“走进乡村”“走进大自然”郊游踏青或农家生活实践活动,并要做好活动记录。
2、在活动中,运用多种方式搜集相关的文字与图片资料。
3、课外阅读一些描写农村田园生活的优秀篇章,积累优美的词句。
教学过程:
一、激情唤醒
1、谈话引领:在本单元里,我们一起去拜访了朴素、恬静的乡下人家,欣赏到自然和谐的田园风光;走进了如诗如画的水之国,花之国,牧场之国——荷兰,陶醉于雍容华贵的郁金香;漫步在乡间田野,聆听到欢快、柔美的麦哨……当我们沉浸在一篇篇优美的文章意境之中,被优美的山水田园风光深深吸引时,我们也一定会情不自禁地对乡村生活产生无尽的向往……同学们,让我们闭上眼睛,一起用心聆听这样的一首歌——
2、播放歌曲《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大家随着音乐的旋律在头脑中展开想象。
在大家用心聆听和想象之后,请同学们说说你联想到了写什么?
生1:我仿佛看见了乡间田野碧绿的庄稼、金黄的菜花、袅袅的炊烟、清澈的小河。
生2:我仿佛正穿行在田间小路,在春光中、在花丛中翩翩起舞。
生3:我仿佛已经回到了乡下老家,回到了朝思暮想的爷爷奶奶身旁,回忆起和农村小伙伴们一起快乐的日子。
……
二、情景再现
1、承接引领:同学们的精彩发言让老师也仿佛回到了那五彩斑斓的童年世界,眼前也浮现出那绿树成荫、瓜果飘香的乡下农家美景。相信同学们在本单元的语文综合学习实践中都一定满载而归吧,今天,就让我们打开记忆的闸门,放飞思索,重温学习时间中那一段快乐的时光,充分展示你们的实践成果吧。
2、分小组交流展示介绍自己“走进乡村”“走进田园”“走进大自然”的成果。
(交流要点:A、将自己搜集的有关此次活动的照片展示,向同学具体介绍农村的自然风光。B、讲述一个自己在农村生活或者本次活动中经历的真实故事。C、将你从农家搜集到的某个物品、学到的某种技术或实物如蝈蝈笼子等详细介绍。D、朗读自己活动阶段中写下的精彩日记。)
3、各组推荐一名同学将自己的成果在班级进行汇报。(教师引导学生说出条理、说清重点、纠正语病等)请同学认真聆听后,有针对性地发表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三、积累构思
(教师引语:你们的经历、你们的发现、你们的搜集无疑是你们学习成长中一笔宝贵的财富,我们在享受活动的快乐后,不妨用精妙的文笔把它们记录和描绘下来,然后我们互相交换阅读,你将会发现更多的精彩,并积累更多的习作经验。本单元学习,你们的语言积累也一定收获多多,我们首先来比一比谁的积累更丰富。)
1、小组交流:你阅读本单元课文后积累的有(以背诵方式汇报交流)
优美的词语(重点是成语)有:
优美生动的语句有:
2、班级交流:通过课外阅读搜集到的
(1) 描写乡村自然风光的词语有:
句子有:
(2) 叙述生活事件的词语有:
句子有:
(3) 描写农民精神面貌的词语有:
句子 有:
3、融入构思:(1)小组交流,说说本次习作,你打算选择哪方面材料写,写的顺序,写作的意图和重点有什么计划,请同学们参谋参谋。
(2)教师点名交流,说说你在本次习作中计划在哪些地方要用到积累的优美词句,计划运用哪些词句。并简要说说运用的原因。
四、课堂练笔
1、为了检验自己是否能奖构思的重点清楚的表达出来,请同学们选取计划将要重点描写或者讲述的一个精彩场面片断写下来。(如一段田园景色、一个劳动场面等)并要有意识地运用自己积累的优美词语或者句子。
2、学生课堂练笔,教师巡回指导。
五、交流评析
1、点名请三位(优中差各一)同学宣读习作片段,其余同学听后评价,提修改建议。
(教师引导学生评价标准:语句是否通顺明白;描写是否清楚,具体;重点是否明确,突出;运用的优美语句是否恰当:你觉得如何修改。)
2、按老师引导的评价要求,开展小组互动评价。(全员参与,取长补短。)
六、动笔成文。
在听取同学们的修改意见后,按照 ……此处隐藏3975个字……补了这一点,我们要给学生充裕的时间,广阔的空间,让他们自主支配时间,教师引导他们合理安排时间,活动步骤。在一次实践活动之前,先公布活动内容和要求,活动的形式可以根据情况教师统一确定或组织学生讨论确定,较复杂的活动要制定具体的活动计划,然后学生自主活动,教师在活动过程中起组织和指导的作用,活动的最后阶段要引导学生总结好,对活动作出自我评价,真正在活动中得到提高。
超越课堂的开放的实践活动是对传统课堂的挑战,学生在社会这个“大课堂”中学习,才能成长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
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篇7一、指导思想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重要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一门面向全体学生开设的以学生自主选择、直接体验、研究探索的学习为课程基本方式,以贴近学生现实的生活实践、社会实践、科学实践的主题为课程基本内容。为全面落实实践课程,着力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的生动活泼的学生,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特制定本学期八年级实践
活动计划如下:
二、活动目标
通过活动,使学生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丰富经验,形成对自然社会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让同学们感悟大自然,欣赏大自然,在大自然中得到熏陶和教育。并逐步成熟于从自己的生活中主动发现问题,独立解决问题的态度与能力,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的良好的个性品质。
具体目标:
1、增进学生对自然的了解与认识,逐步形成关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思想意识和能力。
2、主动积极地参与社会和服务社会,增进对社会的了解与认识,增强社会实践能力,并形成社会责任感和义务感。
3、逐步掌握基本生活技能和劳动技术,具有自我认识能力,养成负责任的生活态度。
4、发展主动获得知识和信息的能力,养成主动地获得信息的学习习惯和主动探究的态度,发展信息素养,探究能力和创造精神。
三、课程内容
(一)总体内容
综合实践活动内容的选择与组织以学生为核心,结合学校八年级段要求,以人与自然为主题开展活动。
(二)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范围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等。四大领域不是并列的关系,不能相互割裂。在实践过程中,“研究性学习”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基础,倡导探究的学习方式,其它三个则是它探究的重要内容。它以综合性课程或综合性项目的形式将四大领域融合,彼此渗透,形成整合。构建学科间渗透、课内外结合、校内外沟通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三)时间安排及课时
本学期15个教学周,每周一节课。
四、活动课题
1、爱惜生命,远离毒-品2、在花的世界里
五、活动课组织分工
1、领导:一名校级领导
2、教师:闫君
3、具体成员:八年级各班学生
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篇8一、活动目的
落实中小学新课程要求,发挥学生实践学校育人优势,通过素质拓展、家政训练、科普教育等实践活动,增强学生身心素质,提高生活及生存技能,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时间安排
20xx年5月17日(星期二)一天
三、参加对象
初中七年级全体师生、校级领导、政教、教务处人员、校警、医务人员
四、活动安排
(一)上午
1、集中出发:全体师生7:30在慧源广场集中,8:00准时出发。
2、始业教育(9:00—9:30):组织参加活动的全体学生进行组织纪律、安全事项等教育。
3、家政训练(9:45—11:30):全体学生到野炊营地展示各自厨艺,接受老师评价,完成中午就餐。
(二)中午
1、场地整理(11:30—12:00):学生严格按照要求清理野炊活动留下的垃圾,确保场地整洁,环境卫生。
2、休息参观(12:00—12:20):学生在B区就地休息或在班主任带领下统一参观名师林、百果园等景观。
(三)下午
1、第一节实践活动课(12:30—13:20):分设5个场地开展素质拓展、科普制作、园林树木鉴赏、无线电“猎狐”(或气象观测,任选一个)、心肺复苏术等5个活动项目。具体安排见下表。
2、第二节实践活动课(13:30—14:20):交换场地继续参加实践活动。
课时 时间 活动项目 参加班级
下午第一节 12:30—13:20
自制棉花糖机 初一(1)班
无线电“猎狐” 初一(4)、(5)班
素质拓展 初一(2)、(3)班
心肺复苏 初一(6)、(7)班
下午第二节 13:30—14:20
自制棉花糖机” 初一(2)班
无线电“猎狐 初一(6)、(7)班
素质拓展 初一(4)、(5)班
心肺复苏 初一(1)、(3)班
3、活动小结(14:30—14:45)
4、返校(15:00以前)
五、学生要求
学生除严格遵守教育局文件通知中的活动内容与办法中的规定外,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注重文明礼仪,仪容仪表(一律穿校服),树立学校对外的良好形象。
2、班主任要认真作好点名考勤工作(7次点名):
7:30(校大门口)、8:00(车上)、9:00(到实践学校门口先排队集中)、
11:30(家政项目结束后)、12:00(劳动与参观项目结束时)、12:30(实践活动课开始)。返校后(教室)
3、学生临时离开要向班主任请假,不能单独行动,不能到水域周围玩耍,确保安全。
4、往返路途颠簸,在车上一律要坐好。
5、每位学生准备3个塑料袋。
6、垃圾要带回学校清理。
六、教师要求
1、每班安排2名除班主任外的任课教师,参与家政项目的安全管理,维持秩序
初一(1)班:z
初一(2)班:z
初一(3)班:z
初一(4)班:z
初一(5)班:z
初一(6)班:z
初一(7)班:z
班主任提前将学生分组名单(每组5~6人)提供给课任教师,以便管理
2、家政项目评分由课任教师担任,班主任做好管理工作
3、中餐:教师、随队人员跟班就餐
4、随队人员
z(领队)、z(医)、2名校警
5、车辆安排(政教处负责联系):
(因车号还没有最后确定,上车时另行通知)
车牌号
班级、随车教师
空位数
总人数:人(其中教师人)
请各车带队教师每次上、下车时务必清点好人数
文档为doc格式